(相关资料图)
7月6日,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张江分会场举办“ai赋能海洋”—— 自主船舶·引领未来暨2023年度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高端学术论坛,由联盟理事长单位上船院牵头编制的《智能船舶发展白皮书——远洋船舶篇》于当日发布。
这是行业内第一份聚焦智能船舶发展的白皮书,明确了智能船舶未来发展需求,制定了技术与产业发展目标,铺就了智能船舶高质量发展的“中国道路”。白皮书从船舶决策和控制能力的角度出发,将船舶智能化水平分为5个等级,明确了人和系统在控制、监视、失效应对方面的协同关系和监管地点。L1至L5分别为辅助决策、部分自主、有条件自主、高度自主和完全自主。
在当天的论坛上,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智能船舶分会在上海揭牌成立。分会将推动船舶工业智能船舶领域自主创新发展,提供技术交流和合作平台,打造智能船舶生态,提升中国智能船舶的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、吴有生和林新平参与论坛,分享了自己对行业发展的观察。林忠钦提出,智能船舶行业发展,一个方面是船舶产品的智能,第二个方面是船舶的建造、全过程的智能。中国造船规模大,但效率低于日韩,主要是管理较日韩粗放,单船工时多,人工成本也不低。如何通过机械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来改变行业现状值得研究。
吴有生也认为,智能船舶不等同于无人航行船,关系到整个船舶制造业和航运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,需要分析中国船舶制造整个产业链,找到补缺扶强的着力点在哪里。
吴有生表示:“不需要面面俱到,有几个重点就好。比如现在中国是造船大国,但是我们重点是造船壳子,内部动力系统主要是别人的,但附加值最高的恰恰就是那一部分。这需要把国家的整个配套业带上去,才能实现。此外,建议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协同攻关,以智能船为核心,智能技术为核心,促进我国船舶工业可以进行数字化转型、智能化升级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”
严新平指出,现在的智能系统是在现有船基础上增加设备,可以说还处于智能船舶发展的初级阶段。考虑到现实需求和技术发展支持,运输船无人化是大势所趋。
“目前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智能系统的搭载,获取大量的数据,通过这些积累的大数据,更好地进行思考未来智能船舶的设计。未来的智能船会有基于机器人系统的全新体系,船员逐步从船端移到岸基之后,船的设计规范,以及结构形态都会发生变化。我们需要在技术不断叠加和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决策。”
X 关闭
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
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,外资在2...北交所董事长徐明: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.9%
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,北交所...宁吉喆: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
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...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“古法金”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
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。8日在...观察: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“时”与“势”
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。张煜欢摄1月8...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“十四五”起步之年良好开局
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...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
近日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《...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
日前,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...中老铁路的背后 “税务专车”一路同行
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,仅需...哈啰出行投资成立装饰工程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
企查查APP显示,3月18日,上海钧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,法定代表...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中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